再回想起那场血腥的浩劫时,我已然读懂了淑妃眸中的预见。
至于百里赫玉,在淑妃倒下前,已背靠晋华宫这棵大树长到了十三岁。
皇帝念及与淑妃青梅竹马的情谊,还是软了心肠。
只是我们失势,宫里上行下效的克扣饮食用度。
这种日子我吃得消,因为皇家指缝里克扣过的俸例,也好过曲家。
出乎意料的是,百里赫玉也一样。
俗话说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
可赫玉也只是发了两天低烧,便能大口大口地吃冷菜喝冰水。
我看在眼里,终于知晓淑妃那句话的意思。
她是个好人,看在曲家与丞相府那微薄的关系,毫不吝啬地给了我一块蒙尘的明珠。
至于擦去灰尘后,究竟是明珠还是琉璃,就看我造化。
毕竟琉璃易碎,明珠坚韧。
我赌对了,却忘记我帮赫玉做了那些脏事,他哪还会留我在身边?
赫玉此举我倒不是不能理解,若我是皇帝,卧榻之处也不容他人酣睡。
可我没想到,登基大典后,赫玉会高高在上地端坐龙椅,满目讥笑问我究竟要什么。
或许这些年早就变了。
我们第一次杀人时,互相抱头痛哭在晋华宫的偏院。
因为我们都知晓,一旦走出那步路,就没有了退路。
盛如兰也在一旁轻描淡写:「照理说姑姑于圣上有恩,可挟恩图报,圣上也是绝对不喜的。」
我忽视盛如兰口中的敲打意味,三拜九叩:「属下别无所求,只有一事所愿。」
他顿时松了一口气。
他怕我什么都要,又怕我什么都不要。
「说吧,你尽力辅佐朕这么多年,想要些金银财宝也是应该的。」
我重重地叩头:「我只愿能为陛下分忧。」
赫玉一怔。
他自以为洞察人心,但他洞察不出我所想。
这让他很烦躁。
恰好盛如兰轻笑,在他耳边朱唇轻启,巧笑嫣然。
「既然如此,本宫倒是有一个好提议,不知姑姑答不答应。」
我与赫玉俱是侧目。
盛如兰对赫玉时温婉,在他目光所不及之处,却满目恶毒地看着我。
我静静等着,心里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。
果不其然,她一甩帕子,轻轻吐出了我不愿听到的那两个字。
更新时间:2025-07-04 16:41:17